濁水溪發源地屬易風化的黑色板岩、粘板岩地質區,
受到河流侵蝕後,自上游就有寬廣的氾濫平原,(流速增加1倍,侵蝕能力增加四倍,搬運能力增加64倍)
下游又因泥沙堆積,致使河床不斷加高而造成河道變遷。
1719八堡圳完工。施世榜於康熙四十八年於半線(今彰化縣)筑圳,從濁水庄(今名間鄉)取水,在二水截源入圳,為八堡圳在古文書等文獻稱施厝圳。
1898戊戌大水災,濁水溪改道,舊濁水溪(東螺溪)成為主流(二水→鹿港)
1920濁水溪堤防完成,堤防自濁水至台西,主流由西螺溪出海
1934大觀發電廠(日月潭)完工,當時濁水溪水系占當時發電量的四十五%
2001集集攔河堰完工
攔截河水供應彰化、雲林地區的農業用水、生活用水、工業用水,是全台最大的引水供水系統
不論豐枯水期,都要將河水穩定輸送至雲林離島工業區,自此工農搶水戰不斷上演。
集集共同引水計畫的目標,再將地表和地下水聯合運用。基本意義在妥善運用豐水期的地表水源,將地下水蓄存於地下水層,保留至枯水期地表水不足時使用,達到以豐濟枯之效。
水源調配策略:
1.川流水優先,水庫(調整池)水其次。
2.協調上游發電放水優先,攔河堰調整池放水其次。
3.水權取得在先者優先,水權取得在後者次之。
4.民生優先,農業次之,工業再次之。
5.工業用水欲優先時,應予農業補償。
1996台灣省政府同意移水供六輕使用,每度水費十元,所得做農業休耕補貼。
2008《集集攔河堰工業用水調度使用農業用水契約》
→ 濁水溪水量不足時,彰水會、雲水會同意辦理節水措施,調度農業用水提供工業用水。
→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國光石化、中科四期的搶水...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